【分享】印企实现高效印刷的“内功心法”

分类:行业资讯 2018-03-29

 广而告之:今日飓荐 

■ 飓风印刷标准化解决方案:属于行业首创,共分为ABC三大级别。帮助印企全面建立数字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印刷标准化体系,实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。

​​

■ 专业的印刷标准化服务团队,致力于全国印刷企业的印刷工艺标准化管理、培训,使飓风高新节能产品和智能印艺管理最佳结合,提高广大印刷企业的技术与产品的综合竞争力,力争通过标准化的调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。

​​

导读: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,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的发展都有其标准。对于印刷企业来说,如何实现标准化和稳定的印刷结果?首先要实现印刷系统的标准化,若印刷系统不标准、不稳定,任何后续的标准化工作都是徒劳、没有保障的。

下面与印企分享一种智能化高效印刷的“内功心法”即是一种关于印刷系统的标准化方法,希望对印企降本增益有所帮助。

 标准化环境 

印刷系统的标准化工作要基于标准化的环境条件。行业中通用的印刷车间温度为25±3℃、湿度为40%60%。在此环境条件下,润版液的主要指标标准为:pH值为4.85.3;导电率为8002000μs/cm;若采用酒精润版液,则酒精含量控制在8%12%

 标准化制版 

标准化制版的核心工作是确保用于印刷的印版符合要求,通过有效执行规定的制版机和显影机的日、周、月保养内容,保障制版机和显影机工作状态稳定。同时,操作人员应每日抽查印版测试数据,核实印版网点数据与标准是否匹配,印版网点误差应控制在±1%以内。

 标准化材料 

ISO 12647-2规定了不同类型承印物的标准,其中的印刷标准数据也完全是基于这些标准承印物制定的。

实际上,印刷企业所使用的承印物不仅种类丰富,而且每种承印物的特点不尽相同,有可能承印物的颜色、表面光泽度等性能均与ISO 12647-2中所规定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,根本无法确定将哪组数据作为参考标准。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呢?

G7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,它考虑了纸张的个性化因素,并告诉印刷企业如何在不标准的承印物上实现ISO 12647-2中所规定的标准。

 标准化印刷机 

1、印刷机保养

印刷系统的标准化以印刷机的标准化为基础。在调试印刷机前,必须对印刷机进行检验、维护与保养,确保印刷机的整体状态符合出厂的标准规定。由于不同印刷机制造商设计的印刷机结构不同,相应的设备出厂标准也不同,因此设备保养、维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差异,但基本上要进行如下核心内容的保养与维护:润版液标准检查、各色组胶辊检查与更换、水墨辊压力检查与调节、墨斗键的归零调节、套准部分(传感器)的清洁、加黄油、清洁过滤芯等。

1为印刷机简易预防保全表,其是为了使设备无故障、无事故、安全运转而制作的检查表。

1 印刷机简易预防保全表

2、印刷机标准化

印刷机的标准化调节要结合不同品牌印刷机的特性进行。下面以小森KHS系统为例,介绍印刷机标准化设定的整个过程。

1)预上墨和传墨次数标准的设定

预上墨和传墨次数标准的设定,是指基于印刷企业所确定的标准印刷密度,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与调整,一方面确认精准的预上墨数据,实现在某一正常印刷速度下印刷约30张样张后,印刷品快速达到设定的标准印刷密度;另一方面形成准确的传墨次数标准,使印刷机在生产过程中,前后印刷样张的密度、颜色等保持稳定、一致。

2为预上墨和传墨次数测定用版式。传墨次数=目标密度÷测定密度×实际传墨次数。

2 预上墨和传墨次数测定用版式

2)油墨开度转换系数(转换曲线)与油墨输送量标准的设定

油墨开度转换系数标准设定的目的是实现0100%的所有阶调图文有对应的开度转换系数匹配,阶调不同,设定的开度转换系数值也不同,确保印刷品密度均匀。浅阶调图文对油墨开度转换系数大小比较敏感,深阶调图文则反之。

油墨输送量标准设定的目的是保证印刷机在持续印刷过程中,不同颜色阶调的油墨供应量稳定、合适,以保证印刷密度与标准密度匹配,实现稳定的颜色还原。

3为油墨开度转换系数与油墨输送量测定用版式。

3 油墨开度转换系数与油墨输送量测定用版式

综上所述,印刷标准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,企业想要构建十分完善的标准化,必须综合考虑分析整个印刷工艺流程的各个控制关键点,制定相关的作业规范、企业标准,并严格执行,从而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。

来源:印刷技术